主页 > 茶叶介绍 > 太平猴魁的猴韵兰香是真实存在的吗?
2023年04月18日

太平猴魁的猴韵兰香是真实存在的吗?

 先说猴韵。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的黄山区(行政上是以前的太平县)新明乡一带。魁指茶中魁首,由清末的徽商自封的
太平湖边猴魁茶园多按传说故事,早年山民专门训练猴子,每到采茶季节,就给猴子套上布套,让它去攀岩采摘。于是取名猴魁。
这类故事有民俗角度的文化意义,但一听就是假的
猴魁的猴字是从地名而来。《乾隆太平县志》称那一带的地形特点“地逼仄或壁立,不能立足,上下如猿猱”,故此山间村落称“猴坑”。
当代的太平猴魁在整个太平湖(解放后造的巨大人工水库)边村庄都有种植和生产。核心产区是猴坑、猴岗、颜家。
咸丰年间,“太平尖茶”诞生,是太平猴魁的前身。太平猴魁出名是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我以前文章中讲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许多农产品都拿了奖。徽商在那次博览会上运作得很成功。其实是一次回光返照,后来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让中国茶叶陷入低谷,解放后逐步复苏。
关于猴韵,完全只有文化意义。猴子的韵还是猴坑的韵?图片 中国好多茶的韵提供了情感价值,譬如铁观音的观音韵,观音菩萨是个啥韵?向观音菩萨求子怀孕反而更靠谱图片
当然,上乘的猴魁,韵味是存在的,称作茶韵太宽泛,从茶文化角度叫猴韵也没啥问题图片
而上乘猴魁的兰香,则不需要脑补,是真实存在的,能直观感受到的。
兰香是太平猴魁的重要风味特征,太平猴魁中的上乘货才会有兰香。
茶叶的香型,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茶树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措施、制茶工艺等因素综合形成后,让人类的嗅觉味觉器官get到。
太平猴魁的成品茶中,香气成分的化合物多达100多种,其中醇类、酮类、吡嗪类等综合形成了兰香。猴魁中的上乘货,这些化合物的表现力会强些。
中国很多绿茶都号称有兰香,我认为最突出的是太平猴魁。从软文故事角度,最美的说法是,黄山地区山林之中兰花较多,而太平猴魁茶树的生长环境与兰花一样,存在伴生现象,于是猴魁茶树吸收了大自然中兰花的芳香因子,才有了兰香。
猴魁的采摘时节,确实山花烂漫,茶园里时不时能飘来阵阵兰香。但猴魁吸收真兰花的芳香,就仿佛大自然在搞窨制,并不科学。
有茶企做过兰花与猴魁的窨制实验,没成功,市面上也不存在兰花窨制猴魁的茶。其实,碧螺春的果香,说是茶树与果树间种导致的,也属于茶文化范畴,同样不科学图片
太平湖一带的山峦,玉兰和木兰比较多,香气优雅,给人幽兰的感觉。汉语词汇进行借用不成问题,用幽兰一词来凝练太平猴魁的风味,我觉得甚好图片
当代有生物化学的实验指出,上乘太平猴魁的香气特征,最接近“法氏蕙兰”,因此具有兰花般的香气。这个香气主要来自“(Z)-甲基表茉莉酸盐”。
茶树品种和生长环境肯定先打下香气的基础,然后在制茶过程中把香气凸显出来。
在黄山与太平湖的环绕下,太平猴魁的生长环境处于特色的局部小环流之中,长年雨水充沛,湿润氤氲,是茶树生长的上佳宝地。
海拔高些的茶园藏在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茶树笼罩在氤氲云雾中,避免长时间日照,茶叶内质丰富。
核心产区的土壤是千枚岩、花岗岩、页岩的风化物,以扁石黄壤为主,土壤深厚肥沃。
制茶工序有好多步骤,有的步骤看上去不重要,譬如萎凋,不就是让水分晒掉一定比例嘛。
没那么简单。曾有茶科所用同样的柿大叶的一芽二叶为原料,分别萎凋2、4、6、8和10小时,其他制茶工序完全相同。结果表明萎凋6~8小时最能促进太平猴魁风味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大部分氨基酸和香气挥发物的积累。
从民间角度,茶农和制茶师曾述说道,在猴魁鲜叶萎凋环节,火候掌握的好,能产生兰花香气,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但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某些作坊和茶厂喜欢压缩萎凋时长。顺便说一下,福鼎白茶中许多商品也存在萎凋不足的现象,新茶时藏得隐蔽,难以喝出来,后期转化效果会明显打折图片
鲜叶采摘角度,从芽头至第三叶到嫩茎中,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从芽头至第三叶,游离氨基酸总量略有降低,但嫩茎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高。在太平猴魁的制茶过程中,茶多酚总量逐渐降低,咖啡碱和茶氨酸较稳定,变化不显著,但游离氨基酸总量在炭焙烘干阶段显著上升。
所以,用炭焙还是用电焙、炭焙水平如何,对上乘太平猴魁的鲜爽度影响较大。鲜爽度从侧面会对兰香加分,提升人类品饮时的愉悦度图片
此外,我们观察太平猴魁时发现它含有一定程度的嫩梗,嫩梗含有高含量的茶氨酸,助力太平猴魁滋味的鲜爽度。
鲜叶的档次,和制茶工序的档次,是互相匹配的。一般性的鲜叶,用半手工制茶就行。上乘的鲜叶,全手工制茶,意味着不需要任何用电的设备,尤其是炭焙烘青。
比较差的鲜叶,机器压得非常扁,布尖形态,严格地讲,布尖不能归类到猴魁范畴。
撇开茶科学的内容,单纯从品饮享受的角度,兰香是一种难以文字描述的迷人的嗅觉、味觉的体验,伴随着愉悦的体感。如果有情感、精神层面的加持,就更美妙了,“入得清凉境,既生欢喜心”图片
来源:茶师奕哥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068141_230843872000_2.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