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昆明茶厂与7581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昆明茶厂持续加大设备投入,除了自行加工普洱茶外,还肩负起全省普洱茶的拼配重任,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年产两万担的大型茶厂,与下关茶厂,勐海茶厂,普洱茶厂并驾齐驱。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茶叶统购统销政策的终结以及公司内部矛盾的出现,昆明茶厂逐渐走向衰落,由市中心的书林街石桥铺搬到了市郊的十里铺,由原昆明茶厂审评科长、副厂长谭梅带领部分旧员工继续生产,其他茶厂及其下属单位也能自由生产,由此出现了很多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7581,其中不乏精品,陆离从口感上筛选出了下面这几款,分享给各位茶友。1993年生产过一批使用镭射标的砖茶,仔细观察镭射标的内容,不仅有“碧鸡”商标,还有“云南昆明茶厂出品”的小字,由于镭射标已经是独特标识,所以这批茶的外包装上并没有印7581字样。不过在当时,镭射标的制作费用是比较高的,考虑到成本因素,这批90年代初期的镭射标普洱砖茶只做了2批,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在富华牵头下,再次生产了一批镭射标7581。90年代7581熟砖,十二中内飞(富华定制特征),正品干仓,以勐海大叶种为原料,汤感稠滑油润,汤色红浓透亮,滋味陈醇润滑、绵密润喉,回甘悠然,生津持久,陈香显著。
90年代玫瑰紫印7581,不多见的包装,开汤彰显自然枣甜香,老茶陈韵丰盈,通透,甘润,气息纯正。2006年中茶五朵金花7581熟砖,五朵金花7581茶砖早年主要交由香港天生茶行,转交法国与欧美市场,因此又称“销法砖”,规格为250克,外有专用的纸盒,用料与口感更佳,茶汤晶莹剔透,口感干净,醇厚回甜,是款传统7581口感的经典熟茶。
1997年,深圳富华分公司与澳门地区最大头盘商华联公司达成协议,这一年生产的这批茶品被称为97华联砖,拉开了华联系产品的序幕,而这款99华联熟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华联公司所选的茶青,一直以来都比较讲究,这次选料也跟一般熟茶不一样,要求使用用料等级很高的勐海料,芽头多,已经接近于宫廷级用料。这么高等级的料子,用一般的渥堆发酵很容易损耗,因此这些昆明茶厂老员工决定使用以前日商定制茶时常用的轻发酵工艺。因为华联找昆明茶厂定制,而且采用的是7572的配方,所以这批茶用的是较为罕见的7571唛号,不过此时自由交易的普洱茶市场已初步建立,唛号已经不像之前那么重要了。1999年澳门华联公司定制熟砖,汤色呈琥珀色,晶莹剔透,内含物质丰富。入口润,甜,水路细腻,口感醇厚,有米汤感,饮后丝丝回甜,得益于轻发酵工艺,耐泡度也非常高,综合品饮表现比同年份的7581熟砖口感略胜一筹。这款茶市面很少,网络售价也都在800~880元一砖。而这次陆离分享的货源价十分给力。都说勐海茶厂是普洱茶界的“黄埔军校”,从中走出了海湾、六山、兴海等诸多品牌,其实昆明茶厂的老员工也做了不少贡献,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陈佩仁和翟元宏先生。退休后的陈佩仁不甘寂寞,助力他人创建了春城茶厂,是昆明最早一批国营茶厂,出品了诸多精品。翟元宏则在 1992 年与项金山、耿庆国等人携手合作,发明了小沱茶冲压技术。这种茶当年被称为绿宝小沱,其正式名称为“迷你沱茶”,如今通常被称为金弹子,这背后还有段昆明茶厂高端熟茶销日史。说回正题,昆明茶厂的“散装”局面一直延续到2005 年底,当时普洱茶在内地掀起了一轮热潮,敏锐捕捉到“中茶”商标广阔市场前景的省茶司,决定利用原跑马山茶叶拼配厂(正式名称云南茶厂)的场地,重新组建昆明茶厂。临危受命的是张平女士,尽管她在茶叶公司从事出口业务已长达十多年,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也曾多次在昆明茶厂实习,但她毕竟是法语专业出身,做茶属于半路出家,因此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心血。为此,张平召回了原昆明茶厂的部分技术骨干,如资深发酵师王红梅,并积极与外部合作企业交流取经。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生产出多批高品质的 7581 等系列产品。其中,第一批背面印刷红色条形码的 7581 砖茶。以及第二批 7581 砖茶标明采用 1998 年原料、2006 年加工,由于这两批茶中含有优质老料,在数年后的市场上备受消费者追捧。而这看似简单的恢复生产过程,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唯有亲身经历者方能体会。昆明茶厂的7581 ,其发展历程恰似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并且仍在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
来源: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