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讲“山场”,普洱茶论“山头”。山场,主要表现在土壤和微域小气候两个方面,指的是茶树生长的具微域气候和良好土壤的产区;山头,表达的是一个茶区、一个民族和一个故事;一字之差,三层含义,可见文化的博大。而“山头茶”,最早是港、澳、台及广东不少地区对“古茶树”的特称。“云南山头茶”,特指生长在云南各茶区里第一代级和第二代级的树龄比较大的茶园茶,包括民间的老茶树和古茶树,重点关注的是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树茶。用书里的区分方式,第一等级的茶树树龄在120年以上,在全省茶树面积的占比不超过2%;第二等级的茶树树龄在70-120年之间的古茶树,在全省茶树面积的占比不超过5%,足以见其稀缺性。这些山头茶分布在云南的各个产茶区,耳熟能详的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景迈、邦崴等,还有上百个不出名的小山头等待发掘,里面也生长着树龄过百的茶树,只因地域的艰难、交通的闭塞,成为认知外的野生茶林。目前,云南古茶树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是北纬25°以南的横断山区,唐代樊绰的《蛮书》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记载,而当时的银生城,即位于现今无量山腹地的普洱市景东县城,而银生节度的“界”,则包含了现今的保山、普洱、临沧和西双版纳等地。从山场与山头茶的表达来说,山头茶包含了山场。云南的每个山头,都有茶山的差异、民族的守护和文化的传承,山场,只是山头茶中的一个构成成分,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易武茶区来讲,其细分后,包含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盒曼洒村共七个村,刮风寨、汉族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旧庙寨、倮德寨、大寨、张家湾寨和新寨共八个寨子,虽同属易武片区,但因其细微的品种和地域差异,每个村寨茶叶的滋味都有着敏锐的味觉差异。在山头茶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丰富的物种和地域差异成为普洱茶里最奢侈的表达,是无可替代和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