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潭古茶树隐匿于易武原始森林深处,其树龄跨越时光长河,部分高杆古树历经千年风霜,根系深扎腐殖沃土,将天地精华尽数收归叶脉。这些古茶树多为人工驯化的栽培型,树高普遍超十米,枝干上布满青苔与寄生植物,形成“茶树生花、藤蔓缠枝”的奇观,堪称“活着的古茶博物馆”。
其叶形独具山野灵气:叶片肥硕如翡翠雕琢,叶面隆起呈龟背状,革质表面泛着绸缎般的光泽,叶脉清晰如掌纹,边缘锯齿深而锐利,叶背绒毛稀疏却暗藏筋骨。
沸水入壶,刹那间百花潭的野性魅力喷薄而出——茶汤初闻是幽远的蜜兰香,如深谷幽兰在晨露中绽放,继而层层叠叠的山野花香破茧而出,似春深时节漫步百花潭畔,木樨、野菊、白花树的芬芳交织成馥郁的香氛。它更像是一场香气的狂欢,前调张扬热烈,中调醇厚深邃,尾调暗藏木质沉香,饮后良久,杯底仍留有余韵,仿佛森林的呼吸在杯中凝固。
观其汤色,浅金黄如琥珀蜜蜡,茶汤表面泛着绸缎般的油润光泽,逆光而视可见细密茶毫在光影中沉浮,恰似星子坠入春潭,美得惊心动魄。轻啜一口,茶汤如琼浆玉液滑过舌尖,甜润感瞬间铺满整个口腔,几乎察觉不到苦涩,唯有清凉的微苦在舌面中段一闪而过,旋即化作潮水般的回甘,从喉底喷涌而出,两颊生津如涌泉,这种迅猛而持久的甜感,较之于冰岛的冰糖韵更显浓烈,比之麻黑的绵柔甜香则多了几分山野的果敢。茶汤质感如丝绸包裹着蜂蜜,醇厚饱满却又轻盈灵动,水路细腻得仿佛能渗透每一个味蕾细胞,茶气随着吞咽化作暖流游走全身,既无班章的霸气张扬,又不似冰岛的含蓄内敛,自成一派“柔中带刚”的茶中君子之风。
叶底在盏中舒展如初生嫩叶,深黄绿的色泽鲜活透亮,叶片肥厚柔韧,叶脉间残留的果胶如凝脂般莹润,轻轻揉搓亦不碎裂,恰似古树对时光的温柔回应。这一杯茶,喝的是千年古树的沧桑脉络,品的是原始森林的野性魂魄,藏的是易武茶区的山水精魂,每一滴都是自然与时间共同书写的传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