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白茶传统工艺:日晒茶是如何做成的
2023年04月18日

白茶传统工艺:日晒茶是如何做成的

 白茶是中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时下正值白茶的采摘高峰期。福建的福鼎白茶制作工序经采摘、萎凋、干燥等,不炒不揉。
日晒萎凋是传统白茶制作工艺的主要方法,其制作时就是将茶青摊放在竹匾上进行日晒,去除茶青中的水分。日晒过程中,制茶师需间隔一小时闻香一次,若出现青草香到花香或毫香,则可判断日晒程度已达75-90%,萎凋进入并筛环节,进行复晒6-8小时则可炭焙干燥,或经68-72小时的日光萎凋后进入下一道炭焙干燥工序。
烘干对白茶有多重要?
白茶的烘干,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提倡低温慢烘,而不是高温快烘。
如此一来,才能在保留原汁原味和丰富营养物质的同时,让多余的水分尽量排干。
而对白茶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经得起久存,且有利后期陈化。
虽然听起来简单,只是将茶叶做干罢了。
但隔行如隔山,背后的艰辛和困难,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烘干的精髓,在于慢。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每种品类的白茶,采摘标准不同,外形特点也就各不一样。
想要将它们彻底地烘干烘透,就需要老道的经验,精湛的技术。
烘干得温度既不能太高、太猛,否则会破坏白茶内部的养分,还可能导致烘干不到位。
也不能随便做茶,或是直接不烘干。
若是省略了烘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茶叶的含水量不达标。
依据白茶国标中所述,成品白茶的合格含水量应该低于8.5%。
光是靠日光萎凋,或是靠暴晒,而没有烘干,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
平时,我们将只经萎凋的白茶半成品,称为毛茶。
某些茶掌柜为了抢占市场,夺得先机。
将这样的半成品直接投入市场贩卖,吸引了众多等待新白茶的茶友。
由于没有烘干,所以茶叶本身的含水量高。
比起刚结束烘干的成品茶来说,毛茶的口感反而会更水润,更淳和些,花香也显得浓郁。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不起久存。
众所周知,白茶的特点除了鲜香醇爽以外,还有着越陈越香的美名
激动地以为,尚未经过陈化,就能拥有如此淳和、馥郁的风味,该是多么优秀的白茶啊!
但等到三五个月以后,真相才会败露。
含水量合格的白茶,内质经过了重新聚拢以后,达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香气层次丰富,汤水柔润饱满。
越陈越香的说法,正在逐渐应验。
而含水量超标的白茶,则变得香气寡淡,汤水薄弱,甚至于,还会出现一股水味。
所有当初的优点,都成为了泡影。
如何判断自己买的白茶含水量是否达标?
第一,是听声音。
用手抓起一捧白茶,会听到茶叶与茶叶之间轻微碰撞,从而发出的“沙沙”声。
这种声音,特别的清脆悦耳。
与一脚踩在干枯的叶片上,所发出的声音有着相似之处。
而在冲泡的时候,当沸水浇注在极度干燥的茶叶上,还能听见“滋滋”声。
这一点,在梗粗叶大的秋寿眉身上感受最明显。
第二,是用眼观。
实际上,含水量达标的白茶,并非完美无瑕的。
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适当的破碎,从而导致白茶变得不完整。
但是,少量的碎叶,反而代表着茶叶干燥度极佳。
倘若一点都没有破碎,茶叶完完整整地呈现在面前,反而存在猫腻。
这就代表着白茶本身含水量较高,有韧性且不易碎。
所以,过于“完美”的白茶一定要谨慎购买。
第三,是用手触摸。
含水量达标的白茶,摸起来是干燥的、清爽的,不带有黏腻感的。
比如白毫银针,芽头上布满了白毫,毛茸茸的,舒爽干净。
且用指腹去感受芽头的最尖端,还会有一种如“针”般扎手的感觉,名副其实。
而白牡丹和寿眉,亦是如此。
此外,水分合格的白茶,是像薯片一样干脆的。
用手轻轻捏叶片,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将其变成碎末。
带有茶梗的白茶,也是一掰就断,利落无比。
如果发现白茶摸起来有些潮湿,不清爽,或是在折断茶梗的过程中需要费些力气。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07127192947377_2.jpg 
 
 1541122535183745.jpg